学习榜样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海科学院分党校组织学习《榜样9》专题节目

发布日期:2025-03-20

浏览次数:5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党员以榜样为镜,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3月14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分党校组织第三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学员观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9》专题节目。

《榜样9》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七名优秀党员和两个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无论是扎根基层的社区干部,还是坚守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抑或是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引发学生们的强烈共鸣。

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何鹏程

《榜样9》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党课,更是一本写给海洋学子的精神指南。它告诉我们:伟大无需惊天动地,只需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小我”融入“大我”。未来,我愿以榜样为镜,用青春的热血回应“向海图强”的时代召唤。正如节目中山东港口人的誓言:“拼命苦干,打造世界一流港口”——我亦将以同样的决心,充分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属于“海之子”的力量!

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齐婉君

《榜样9》中优秀党员们的身影逐渐淡出屏幕,但他们留下的精神烙印愈发清晰。这些榜样不是高悬云端的星辰,而是扎根大地的火炬,他们用一生践行着一个真理:信仰不在云端上,而在泥土中;担当不在口号里,而在脚印间。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无法复刻榜样的轨迹,但需传承其精神内核:在“躺平”思潮中选择攀登,在功利诱惑前坚守初心,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难有惊天壮举,但若能一生传递温暖、默默耕耘,便是对榜样精神最好的致敬。

水产与生命学院 伍煜飞

观看《榜样9》,我不仅被榜样们的感人事迹所打动,更被他们的精神力量所震撼。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如何将榜样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让自己发光发热,是每一位青年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食品学院 拜合提努尔·艾买提江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与担当。作为青年,我们要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团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我们要敢于探索未知,勇攀科学高峰。用青春的笔触绘就一幅幅属于自己的青春画卷,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续榜样之火,铸青年精神。

工程学院 李润鑫

观看《榜样9》之前,我对“榜样”的理解或许还停留在模糊的概念层面,觉得他们是遥不可及的存在,是被写进故事里供人敬仰的符号。然而,当节目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真实的故事展现在眼前时,我才深刻地认识到,榜样并非高不可攀,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在每一个为梦想拼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的平凡岗位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丽虹

观看《榜样9》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我有幸站在理论学习的前沿阵地,更应肩负起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我将以榜样为镜,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专业能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通过此次学习,预备党员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以榜样为标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勇于担当作为,以“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的精神状态勇毅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撰稿:王丽虹、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