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蔚

发布日期:2025-03-17

浏览次数:2310

沈蔚,男,博士,教授,1977年8月出生于江苏阜宁,200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海洋大学从教,历任海洋技术专业负责人、海洋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上海市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执行主任、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8年聘为上海海洋大学校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下地形地貌测绘、海洋遥感、水声探测、海洋GIS与虚拟仿真等,在国内海洋测绘领域具有较好声誉。近5年,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近30篇(SCI、EI检索7篇),副主编著作3部,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0项,主持国家海洋局深远海调查与海洋环境服务保障研究专项子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大量涉海类工程勘测与水下探测项目,年均到账科研经费50万。

1.个人简介

受教育经历

1996.09~2000.0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测绘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0.09~2003.0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虚拟胶州系统设计与实现》,导师宋伟东教授。

2004.09-2007.06,北京师范大学,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基于LIDAR 数据的地形、地物提取与三维模型重建——以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心区为例》,导师李京教授。

工作经历

2003.03~2004.08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2006.07~2006.11    马来西亚国家遥感中心(MACRES)  ,访问学者
2007.07~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师,其中2010-2021任海洋技术专业专业负责人、系副主任

人才计划

2011年,入选上海海洋大学“海燕人才计划”

参加产学研实践

2014.01-2014.12,交通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测绘中心挂职锻炼

2019.01-2019.12,上海遨拓深水装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学研践习

社会兼职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委员(连续三届)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海洋勘测与地理信息产业研究分会理事

中国航海学会海图专业委员会会员

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海洋测绘》期刊审稿专家

《地理空间信息》期刊审稿专家

职业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证

测绘工程师证书

技术经纪人证书(初级和高级)

船员证、海员证

获得奖励

2010年,上海海洋大学“实习教学先进个人”。

2010年,上海海洋大学科学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排名2)。

2012年,上海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14年,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2014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4)。

2016年,市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优秀课外指导教师(全市2名)。

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育才奖”。

2018年,海洋科学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2019年,中国海洋学会第2届新时代海洋测绘发展论坛征文二等奖。

2019年,中国测绘学会第31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20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科研教学先进个人。

2020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二等

2021年,第三届新时代海洋测绘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排名6)。

2023年,上海海洋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2024年,上海市水务海洋科学技术奖2等奖(排名2)、上海市测绘科技进步奖3等奖(排名2)

2024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名师”。

多次获得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贡献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 教学工作与成果

2007年7月进入上海海洋大学至今,主讲海道测量学、水声探测技术、海洋技术概论、测绘学概论、海洋考古与探测、空间测量与制图等本科生课程,主讲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现代海洋测绘2门研究生课程。年均招收4-5名研究生,协助指导博士1名,指导5-6名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4-5组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获多项省级以上奖项。

长期担任海洋技术专业负责人和海科系副主任, 负责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负责专业和海科系日常教学管理,负责海洋测绘科研和教学团队建设,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学习、专业调研和教育教学方法革新,自制教学仪器,组织教师参与和申请各项科研和教改项目。作为上海市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执行主任,每年承担大量实验室建设和虚拟仿真项目建设任务。

担任课程导师(班主任)、课外指导教师情况

2007.09-2009.06,2005级农业资源与环境1、2班主任
2011年至今,市级优秀社团“测绘新技术社团”指导教师
2018年至今,海洋科学学院“双一流创新培育班”指导教师

主持教改项目

2012.05-2013.12,海洋技术(海洋测绘方向)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校级,7万

2013年,海洋测绘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校级,3万

2013年,上海市产学研计划(上海海事局挂职实践,市级,5万 

2014.01-2015.12,本校海洋测绘类课程群建设,校级,3万 

2014年,海道测量学课程建设校级,1万

2017年,海洋测绘课程群教学团队校级,2万

2017.01-2018.12,海道测量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市级,4万

2020年,新工科背景下海洋技术一流专业建设探索,校级,2万

2020年,海洋科学类虚拟仿真项目4项,校级,78万

2021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海洋技术一流专业建设探索,部级,5万

主持实验室建设项目

2011-2013, 上海市085工程-海洋测绘专业教学实验室,1050万

2013年,本校水声探测实验室,85.6万

2016年,本校水声探测实验室,45.4万

2017年,上海市高峰高原项目-海洋声学实验,49.75万

2019年,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项目-生态渔业和海洋资源探测实验室建设,280.75万

2020年,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项目-海洋声学实验室实验条件提升,40万

2021年,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项目-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120万

2021年,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项目-虚拟仿真训练室建设,84万

2021年,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项目-虚拟仿真研讨室建设,45万

教学成果

2022年,“服务蓝色国土,开拓国际视野的涉海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排名6;

2021年,主讲课程《海道测量学》,获上海市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排名1;

2020年,主讲课程《多波束扫海测量虚拟仿真实验》,获上海市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排名2;

2019年,主持建设“海洋技术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8年,主持“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获批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科研方向与成果

近年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向:

水下声呐探测(渔业声学与水下建筑物检测)

将声呐探测技术应用于鱼类资源的调查评估、水下管道、码头、风电桩的检测与评估,其中人工鱼礁的探测与评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参与了《人工鱼礁建设工程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制定,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鱼礁自动识别提取方法,并应用于多场国家级海洋牧场的建设评价项目,产生了年均100万的直接经济价值和1000万的间接经济价值。取得成果如下:

  • 参与了《人工鱼礁建设工程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制定;

  • 发明专利:一种人工鱼礁区生态调控范围的实测方法,ZL201020505958.3;

  • 发明专利: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实时鱼群监测及鱼量估算系统,ZL201510428155.X;

  • Identification and counting of fish targets using adaptive resolution imaging sonar[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23-1-11;

  • 基于主动识别声呐的养殖塘南美白对虾探测与初步分析[J]. 渔业现代化,2024,(01) 2月;

  • 基于Ransac算法的多波束点云人工鱼礁提取方法[J]. 渔业现代化,2023年2月;

  • 基于声学摄像机的养殖池塘南美白对虾资源量评估[J].渔业现代化,2022,49(02)。

  • 基于DIDSON的水库鱼类资源探测与时空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年12月;

  • 基于双频识别声呐的鱼类目标识别与计数[J].渔业现代化,2020年12月;

  • 基于侧扫声纳的人工鱼礁自动识别方法研究[J].海洋测绘,2019年12月;

  • 用于渔业资源调查评估的两种声学手段的比较, 淡水渔业,2018年02月;

  • 基于DIDSON的青草沙水库鱼类资源量评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08月;

  • 工鱼礁投放误差分布研究, 水产学报,2016年11月;

  • 现场海域人工鱼礁分布状态聚类分析, 水产学报,2015年9月;

  • C3D测深侧扫声纳系统在人工鱼礁建设中的应用,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5月。

海洋遥感技术(浅水水深反演与LiDAR数据处理及应用)

研究利用遥感手段,获得地表及浅水下目标信息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遥感水深反演算法和方法,提高了遥感水深反演的空间测量效率和精度,突破了浅水和岛礁海岸带测量难题。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应用于多项省部级项目和保密项目中,取得了一定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取得成果如下:

  • 《空间测量与制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 Rapid advancements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The case of water depth inversion, Science of Remote Sensing,2024

  • Addressing Challenges in Port Depth Analysis: Integrat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for Accurate Remote Sensing of Turbid Waters, Sensors, 2024;

  • Shallow Water Bathymetry Retrieval Based on an Improved Deep Learning Method Using GF-6 Multispectral Imagery in Nanshan Port Waters,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VOL. 16, 2023

  • Research on Bathymetric Inversion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Multi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Seaports. Sensors, 2023;

  •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水深反演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2023年4月;

  • 4种遥感水深反演机器学习模型的比较[J].海洋测绘,2022, 10月;

  • 机器学习模型与遥感反演水深的对比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22,4月;

  • 基于“网格搜索+XGBoost”算法的浅海遥感水深反演[J].遥感信息,2022,1月;

  •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长江口叶绿素a浓度反演推算[J].水生态学杂志,2021,1月;

  • GBDT模型在遥感水深反演中的应用[J].环境生态学,2021年10月;

  • 基于改进标记分水岭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海岸水边线提取方法[J].海洋学研究,2021,1月;

  • 基于耀斑改正的多光谱水深反演方法研究[J]. 海洋技术学报,2019年10月;

  • 随机森林模型在遥感水深反演中的应用[J]. 海洋技术学报,2019年10月;

  •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浅海水深遥感反演研究[J]. 海洋测绘,2019年6月;

  • 基于WorldView-2数据和随机森林算法的遥感水深反演[J]. 遥感信息,2019年4月;

  • 基于Worldview-2多光谱卫星数据的浅水水深遥感反演[J]. 海洋测绘,2016年10月;

  • 一种基岩海(岛)岸线自动提取新方法[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5年12月。

海洋测绘技术(水下地形地貌测绘)

利用多波束声呐等设备,获得水下高精度地形地貌信息的技术和方法,努力提高海洋测绘的效率和精度,解决海洋测绘日常工作遇到的技术难题。取得成果大量应用于所承接的服务类项目中,取得年均100万的直接经济价值和1000万的间接经济价值。取得成果如下:

  • 主持军民融合重大项目一项,合同经费1400万,2024年11月;

  • 海底管道的多源探测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与风险评估研究成果,获上海市水务海洋科学技术奖2等奖、上海市测绘科技进步奖3等奖、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2等奖;

  • 主讲的《海道测量学》被评为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11月;

  • 《渔业地理信息系统》,海洋出版社,2018年12月;

  • 发明专利:深海多波束声线精确跟踪方法,ZL201710100136.3;

  • 发明专利:一种侧扫声呐图像灰度均衡化方法及系统, 201910937371.5;

  • 多波束点云滤波算法初步研究及适用性分析[J].海洋测绘,2021,10月;

  • 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精度评估[J].海洋测绘,2020年6月;

  • 船载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海洋技术学报,2020年6月;

  • 船载移动激光三维测量系统安置角偏差检校[J]. 测绘通报,2020年4月;

  • 基于侧扫声纳的人工鱼礁自动识别方法研究[J]. 海洋测绘,2019年12月;

  • 基于机载激光技术的浅海水深测绘应用分析[J]. 海洋科学,2017年8月;

  • C3D测深侧扫声纳探测系统综述[J]. 海洋测绘,2013年8月。

新型海洋测绘装备研发

团队经多年研发,已研制了多模块智能无人艇、滩涂测量无人车、管道检测机器人、水下探测机器人等装备的样机,即将进入定型和量产阶段。其中双体无人船已通过汇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4条。

  • 《基于无人船水下遥感的底质分类研究》,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年11月;

  • 发明专利:一种恶劣天气下自动防护的海洋数据收集用浮标,CN201910893653.X;

  •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水下声呐识别系统,CN202022745609.5;

  •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基于北斗鱼探浮标的实时鱼情监测系统,ZL 2015 2 0353376.0;

  •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侧扫声纳的船舷安装装置,ZL 201020505958.3

  •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频识别声呐的船舷安装多维探测装置,ZL 201020662284.8

  • 外观专利:船舷安装多维探测装置,ZL201130224869.1。

4.工程服务项目

依托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常年承担长三角区域为主的水下地形多波束测绘、水下侧扫探测、浅地层测量、ROV水下搜救、(船载/机载)移动激光扫描测绘,海岸带和海岛礁的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测绘,年均到账经费50万。

5.附件

近年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海洋局深远海调查与海洋环境服务保障研究专项子项目,2014年1月-2017年12月,60万元;

2)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基于LIDAR数据的海岛地形特征提取与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12ZZ159,2011年1月-2013年12月,16万元;

3) 交通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测绘中心:机载和星载测量技术研究,2015年1月-12月,29万;

4) 中国科学院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LIDAR数据的海岛地形特征提取与三维重建,2014年1月-2016年12月,10万元 ;

5) 宁波海洋渔业局:象山港海洋牧场虚拟仿真,2011年1月-2013年12月,10万元; 

6) 上海港城滴水湖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滴水湖渔业资源与水下地形测量,2013年1月-2014年12月,30万元;

7)南京市六合区公安局:金牛湖水下三维地形扫测,2014年1月-2014年12月,20万元;

8)中石油西南油气分公司:穿越河流浅地层剖面检测,2016年1月-12月,19.5万;

9)  中石油西南油气分公司:2处河流穿越管道声纳检测,2016年1月-12月,15.5万;

10)  扬州三江营江豚保护区水下调查,2018年,10万;

11)  南麂岛海域水下调查,2020年,22万;

12)  交通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测绘中心岗位技能培训,2019年1月-12月,34.7万;

13)  上海市青草沙水库/陈行水库/金泽水库鱼类资源调查,2014年至今每年12万;

14)  中石油西南油气分公司:朱榕线长江穿越管道声纳检测,2021年1月-12月,18.6万;

15)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高分综合交通遥感应用示范系统(二期)的高分遥感近海岸水深反演子课题,2021,01-2022,12月,49万。

16)  2022年度上海城投原水有限公司三大水源地鱼类资源调查服务,2022,20万。

172023年度上海城投原水有限公司三大水源地鱼类资源调查服务,2023,12万。

近年参与科研项目

1)  973预研项目:马尾藻海藻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机制研究;

2)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长江口邻近海域藻场栖息地修复构造技术研究及示范;

3)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HY-1B卫星在长江口悬浮泥沙和植被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4)上海市科委重大研发项目:潮间带激光雷达测绘数据解析关键技术研究;

5)  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基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的海洋测绘关键技术研究;

6)  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上海海域淤泥质潮滩冲淤变化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研究;

7)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水下建筑物超声波诊所系统的研究;

8)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南美白对虾声谱智能投饵装备研制;

9)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无人机海域动态监视监测。

出版专著

1)   陈云浩、邓磊、沈蔚,《空间测量与制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高峰、沈蔚、杨晓明、官文江等,《渔业地理信息系统》,海洋出版社,2018-12;

3)陈曦、雷添杰、邓安军、李京、沈蔚,《基于无人船水下遥感的底质分类研究》,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0-11。

中文论文

[1]沈蔚,廖德亮,卢泉水,杨智松,崔晓冬,林军. 基于Ransac算法的多波束点云人工鱼礁提取方法[J]. 渔业现代化, 2023, 50(01): 64-70.

[2]孟然,沈蔚,栾奎峰,纪茜,饶亚丽.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水深反演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2023, 45(01): 45-50.

[3]沈蔚,孟然,栾奎峰,饶亚丽,郝李华,纪茜.4种遥感水深反演机器学习模型的比较[J].海洋测绘, 2022, 42(05): 68-72.

[4]纪茜,沈蔚,饶亚丽,孟然.机器学习模型与遥感反演水深的对比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22,44(02):84-89. 

[5]沈蔚 ,彭战飞 ,张进 ,曹正良 ,廖德亮 .基于声学摄像机的养殖池塘南美白对虾资源量评估[J].渔业现代化, 2022, 49(02): 68-75.

[6]沈蔚,饶亚丽,纪茜,孟然,栾奎峰.基于“网格搜索+XGBoost”算法的浅海遥感水深反演[J].遥感信息, 2022, 37(01): 14-18.

[7]沈蔚,彭战飞,龚小玲,张进,朱振宏.基于DIDSON的水库鱼类资源探测与时空分析[J/OL].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1-12 [2022-12-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2024.S.20220104.1312.004.html

[8]崔晓冬,沈蔚,帅晨甫,惠笑.多波束点云滤波算法初步研究及适用性分析[J].海洋测绘,
2021, 41(05): 12-16.

[9]沈蔚,纪茜,邱耀炜,吴忠强.基于高光谱遥感的长江口叶绿素a浓度反演推算[J].水生态学杂志, 2021, 42(03): 1-6.DOI:10.15928/j.1674-3075.201905290136.

[10]孟然,沈蔚,纪茜,饶亚丽,郝李华.GBDT模型在遥感水深反演中的应用[J].环境生态学, 2021, 3(05):1-5.

[11]栾奎峰,刘帅,潘与佳,朱卫东,李丕学,裘诚,邱振戈,沈蔚,王洁,王振华.基于改进标记分水岭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海岸水边线提取方法[J].海洋学研究,2021,39(01):20-28.

[12]沈蔚,惠笑,崔晓冬,栾奎峰,朱卫东,张进.船载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海洋技术学报, 2020, 39(06): 48-52.

[13]沈蔚,朱振宏,张进,曹正良,彭战飞.基于双频识别声呐的鱼类目标识别与计数[J].渔业现代化, 2020, 47(06): 81-87.

[14]沈蔚,张华臣,张明星,孟令文,马建国,张进.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精度评估[J].海洋测绘,2020, 40(03): 19-23.

[15]周立,吕曰恒,沈蔚,蒲进菁,卢霞,吕海滨,孙佳龙.智慧时代海洋空间信息理解和认知服务研究[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9(01):27-33.

[16]沈蔚,帅晨甫,惠笑,栾奎峰,张华臣,马建国.船载移动激光三维测量系统安置角偏差检校[J].测绘通报, 2020 (02): 126-130.DOI:10.13474/j.cnki.11-2246.2020.0058.

[17]吴忠强,毛志华,王正,邱耀炜,沈蔚.基于多源影像融合去云的水深遥感反演研究——以哨兵-2A和资源三号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11):12-16.

[18]沈蔚,马建国,张进,帅晨甫,管明雷.基于侧扫声纳的人工鱼礁自动识别方法研究[J].海洋测绘, 2019, 39(06): 34-37+42.

[19]沈蔚,纪茜,邱耀炜,吴忠强.基于耀斑改正的多光谱水深反演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19,38(05):1-5.

[20]邱耀炜,沈蔚,纪茜.随机森林模型在遥感水深反演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学报,2019,38(05):98-103.

[21]吴忠强,毛志华,王正,邱耀炜,沈蔚.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浅海水深遥感反演研究[J].海洋测绘, 2019, 39(03): 11-15.

[22]邱耀炜,沈蔚,惠笑,张华臣.基于WorldView-2数据和随机森林算法的遥感水深反演[J].遥感信息, 2019, 34(02): 75-79.

[23]刘源,邱振戈,栾奎峰,侍炯,朱卫东,刘鲁燕,沈蔚,曹彬才.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水深反演算法研究[J].海洋学研究,2018,36(04):35-42.

[24]沈蔚,陈明,童剑锋,张进,张华臣.用于渔业资源调查评估的两种声学手段的比较[J].淡水渔业, 2018, 48(01): 34-40. DOI:10.13721/j.cnki.dsyy.2018.01.006.

[25]郭晓雷,邱振戈,谭琦,曹斌,栾奎峰,沈蔚.基于OLI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八所港浅海水深反演[J].海洋测绘, 2017, 37(06): 54-57.

[26]郭晓雷,邱振戈,沈蔚,栾奎峰,曹彬才,吴忠强.基于WorldView-2遥感影像的龙湾港浅海水深反演[J].海洋学研究, 2017,35(03):27-33.

[27]张翔,沈蔚,童剑锋,章守宇,龚小玲,陈明,魏宪云.基于DIDSON双频识别声纳技术的青草沙水库鱼类资源量评估[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7,26(04):561-569.

[28]曹彬才,朱述龙,邱振戈,沈蔚,曹斌.南海区域卫星多光谱影像太阳耀斑消除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7, 34(02): 187-192.

[29]王林振,曹彬才,栾奎峰,张翔,沈蔚.基于机载激光技术的浅海水深测绘应用分析[J].海洋科学, 2017, 41(04): 82-87.

[30]曹彬才,邱振戈,朱述龙,沈蔚,曹斌.利用线阵卫星立体像对的平行特性生成核线影像[J].测绘通报, 2017(01): 43-47.DOI:10.13474/j.cnki.11-2246.2017.0010.

[31]赵静,章守宇,沈天跃,沈蔚.人工鱼礁投放误差分布研究[J].水产学报,2016,40(11):1790-1799.

[32]徐良,沈蔚,王林振.移动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在海岛海岸带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 2016(05): 76-79.

[33]吴忠强,沈蔚,郭晓雷,栾奎峰,邱振戈.基于Worldview-2多光谱卫星数据的浅水水深遥感反演[J].海洋测绘, 2016, 36(05):75-78.

[34]沈蔚,王家为,王林振,朱瑞芳,朱卫东,栾奎峰,杨龙.一种基岩海(岛)岸线自动提取新方法[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24(06):975-981.

[35]沈天跃,章守宇,沈蔚,汪振华.现场海域人工鱼礁分布状态聚类分析[J].水产学报,2015, 39(09):1350-1358.

[36]郭立新,沈蔚,邱振戈.海洋测绘学科体系及其专业建设的探讨[J].测绘通报,2015(04):129-132. 

[37]涂辛茹,许妙忠,朱卫东,沈蔚.三线阵机载传感器ADS40系统误差补偿方法探讨[J].测绘科学, 2014, 39(07): 122-125.

[38]张进,沈蔚,韩军,袁俊,陈德慧,张静雯,章守宇,李勇攀,曾旭.成像声呐在人工鱼礁建设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 2012,40(08):370-372

[39]沈蔚,王林,王崇倡,韩军.基于LIDAR数据的建筑三维重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03): 373-377.

[40]童剑锋,韩军,沈蔚.声学摄像仪图像处理的初步研究及在渔业上的应用[J].湖南农业科学, 2010(17): 149-152 +156

[41]沈蔚,李京,陈云浩,邓磊,彭光雄.基于LIDAR数据的建筑轮廓线提取及规则化算法研究[J].遥感学报, 2008(05): 692-698.
外文论文

[1]Article: Identification and counting of fish targets using adaptive resolution imaging sonar
Journal: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23

[2]sensors-2130224 A LiDAR SLAM-assisted Fusion Positioning Method for USVs

[3]sensors-2112285    Research on Bathymetric Inversion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Multi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Seaports

[4]Wu Z, Mao Z, Shen W, et al. Satellite-derived bathymetry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and an updated 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 approach[J]. Optics Express, 2022, 30(10): 16773-16793.

[5]Wu Z, Mao Z, Shen W. Integrating Multiple Datasets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Satellite-Based Bathymetry in Seaports[J]. Remote Sensing, 2021, 13(21): 4328.

[6]Satellite-derived bathymetry from Landsat-8 and Sentinel-2A images: Assessment of atmospheric correction and depth derivation models for shallow waters,2021

[7]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for Remote Sensing Bathymetry Inversion ,January 2021  In book: Intelligent and Fuzzy Techniques: Smart and Innovative Solutions (pp.1140-1148),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July 21-23, 2020 Izmir / Turkey

[8]SHIP NAVIGATION ROUTE PLANNING USING TOPOLOGY OF SEA ICE CHANNELS
EXTRACTED FROM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IGARSS 2020,通讯。

[9] THE GF-2 CAPABILITY ANALYSIS IN SHALLOW WATER REMOTE SENSING BATHYMETRY,IEEE th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2019,2019年8月,Japan.

[10]An Evidential Fusion Based Technique for Detecting Landslide Barrier Lakes from Cloud-covered Remote Sensing Images,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10.1109/JSTARS.2017.2665529 PP(99):1-16 · 

[11]Spatial analysis of artificial reefs,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IS,2017年8月,日本函馆。

[12]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Fish-finding Buoy Technology Based on COMPAS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12th The Asia Maritime & Fisheries Universities Forum,2013,9,俄罗斯海生崴

[13]ADS40 Test Field Calibration using Posteriori Compensation Method.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241-244 (2013):336-341 (EI index), 通讯作者

[14]Edge collapse considering triangular mesh for model simplification,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mputing 2013,(EI检索,通讯作者)

[15]Fusion of panchromatic and multispectral images based 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bandelet,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 722 (2013) pp 478-481 (EI检索,通讯作者)

[16]The Survey of Fishery Resourc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Using DIDSON Imaging Sonar Data, 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EI index), 2012,10, 第一作者

[17]Wei Shen, Jin Zhang, Feng Yuan. A New Algorithms of Building Boundary Extraction  Based on LIDAR Data,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June.2011, Shanghai, China(EI indexed).

[18]Evaluation of Tobacco Planting Suitability Based on Remote Sensing—A Case Study of Mile County,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SENSOR2011,2011年6月,通讯作者

[19]Jianfeng Tong,Jun Han,Wei Shen, Panlin Xu, Mosaicing of Acoustic Video Images for  Underwater Structure Inspection, 2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cean, Offshore and Arctic Engineering, June 6-11, 2010, Shanghai, China.(ISTP收录)

[20]PENG Guangxiong1, DENG Lei, CUI Weihong, SHEN Wei.  Evaluation of Tobacco Planting Suitability Based on Remote Sensing—A Case Study of Mile County,SENSOR LETTERS,2011年6月;(SCI检索,通讯作者)

[21]Liu shining, Shen wei. Construc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Network Sharing Framework,2009 Urban Remote Sensing Joint Event(EI收入),2009,Shanghai。

[22]SHEN Wei,  SU Wei ,  HU Deyong. Trees Extraction and 3D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LIDAR Da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Sciences in 2008, Jiaozuo ,China.  ( ISTP indexed)

[23]SHEN Wei, Building Boundary Extraction Based on LIDAR Point clouds Data, XXI Congres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July 2008, Beijing, China.

[24]PENG Guangxiong,SHEN Wei. Forest Fire Risk Monitoring—a Case Study in Peninsular Malaysia [A].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 Sept. 2007, Shanghai   (ISTP indexed)

[25]Shen Wei, Chen Yunhao , Li Jing, Siti Atikah , Nuradzri,LipHong Tay. Rebuilding of the 3D Models of Buildings Based on LIDAR Data,THE 28TH ASIAN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Nov. 2007,Kuala Lumpur ,Malaysia

发明专利

1) HY-1B卫星COCTS的悬浮泥沙浓度计算方法, ZL 200910057344.5, 李阳东、沈蔚、韩震;
2) 一种人工鱼礁区生态调控范围的实测方法,ZL 201210528467.4,林军、章守宇、沈蔚、王菲菲等;

3) 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实时鱼群监测及鱼量估算系统,ZL 201510428155.X,童剑锋、韩军、朱国平、沈蔚;

4) 深海多波束声线精确跟踪方法,ZL 201710100136.3,何林帮、吴晓良、邱振戈、沈蔚;
5) 一种恶劣天气下自动防护的海洋数据收集用浮标,ZL 2019 1 0893653.X ,张明星、沈蔚 、崔晓冬 、陆聆聆;
6) 人工鱼礁投放质量评价方法,ZL 201810177656.9,章守宇、赵静、沈天跃、沈蔚;
7) 一种侧扫声纳图像灰度均衡化方法及系统,ZL 2019 1 0937371.5,陈曦、沈蔚、万玮、崔要奎等;

8) 基于决策级融合的水下多源声学图像底质分类方法及系统,ZL 2020 1 0572718.3,陈曦、沈蔚、雷添杰、张云飞等。

实用新型专利

1)  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水下声呐识别系统(CN202022745609.5,沈蔚 ;彭战飞 ; 张进 ;朱振宏 ; 崔晓冬 ; 饶亚丽)

2) 一种基于北斗鱼探浮标的实时鱼情监测系统(CN201520353376.0,沈蔚 ;朱卫东 ;张进 ;栾奎峰 ; 童剑锋 ;章守宇 ; 专利权的终止)
3) 一种侧扫声纳的船舷安装装置(CN201020505958.3,沈蔚 ;韩军 ; 徐盼麟 ; 张进 ;袁俊 ; 李勇攀 ;专利权的终止)
4) 一种双频识别声纳的船舷安装多维探测装置(CN201020662284.8,徐盼麟 ;韩军 ;沈蔚 ; 张进 ;袁俊 ;李勇攀 ;专利权的终止)
5)双频识别声纳的船舷安装探测装置(CN201130224869.1 沈蔚 ; 袁俊 ; 张进 ; 徐盼麟 ; 韩军 ; 李勇攀)

外观设计专利

船舷安装多维探测装置,(ZL201130224869.1)

软件著作权

1)    近海岸高分遥感水深反演精度评价软件V1.0    2022SR1248421

2)    多波束点云人工鱼礁目标识别与提取系统V1.0    2022SR1248422

3)    近海岸高分遥感影像编辑软件V1.0    2022SR1248423

4)    近海岸高分遥感单波段对数线性回归水深反演软件V1.0    2022SR1248424

5)    多波束点云数据处理系统V1.0    2022SR1248442

6)    近海岸高分遥感双波段比值水深反演软件V1.0    2022SR1248443

7)    船载lidar点云数据处理系统V1.0  2021SR0014899

8)    多光谱遥感影像水深反演系统V1.0  2021SR0014900

9)    DIDSON图像处理系统V1.0         2021SR0014901

10)    多光谱遥感影像智能水深反演系统V1.0  2021SR0014911

11)    双频识别声呐图像显示与处理系统V1.0  2020SR0836182

12)    浅地层剖面测量仿真实验系统软件V1.0  2020SR1148140

13)    多波束扫海测量虚拟仿真课件系统软件V1.0  2020SR1148191

14)    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虚拟仿真课件系统软件V1.0  2020SR1147953

15)    ROV(水下机器人)模拟虚拟仿真课件系统软件V1.0  2020SR1148412

16)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系统V1.0    2019SR0431086

17)    声呐图像目标识别与提取系统V1.0    2019SR0497531

18)    多光谱遥感影像预处理及水深反演系统 V1.0    2019SR0881479

19)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耀斑消除系统V1.0    2018SR067021

20)    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水深反演系统V1.0    2018SR056078

21)    LIDAR数据海(岛)岸线处理软件1.0    2014SR038695

22)    测绘工程图编辑与版权保护系统1.0    2014SR103920